于蒙觑了徐澈一眼,试探道:“不知使君意如何处置折冲府兵,我等鲁莽,底下人却只是听命而行,并非刻意与使君作对,卑职斗胆给他们求个情,还请使君高抬贵手,只罚我等便可。” 好的歹的都被他们说完了,自己还能说什么? 徐澈敛了笑容,淡淡道:“那好,我若是让你自行在家闭门思过,不能手府兵练,你可服气?” 这跟说好的词儿不一样啊! 于蒙微微张了嘴,忍不住去看宋暝。 后者被他看得火起,蠢货,人家是试探你呢! 于蒙自然不是蠢货,他能说出那番投石问路的话,已经可见中有细,但他们小看了徐澈,还以为徐澈当真软弱无能只会听顾香生的话行事,殊不知他能不拘一格重用顾香生,听取她的意见,这种襟便已经胜过许多人了。 宋暝不得不开口为于蒙转圜:“使君,那些府兵桀骜不驯,若无于都尉在场,怕无人能制……” 徐澈:“这阵子焦先生不是经常去校场么,听说那些府兵对她也服气的嘛!” 于蒙急了:“使君有所不知,那些府兵俱是血气方刚,焦先生又如此……呃,年轻貌美,若是无人在旁边管束制,怕是会冲撞了焦先生,再说了,焦先生一个女人,常往校场跑,也不大好罢?” 他此刻只怕徐澈会借由他们之前不出力的行为,态度强硬地把自己架空。 虽说他的官职乃朝廷所封,徐澈个人没有权力撤掉,但天高皇帝远,徐澈是一州刺史,本身就有领兵权,他有无数种办法可以让于蒙闲着没事干,到时候撕扯起来,只会是两败俱伤,所以非万不得已,宋于二人都不愿意和徐澈闹翻。 见他绞尽脑汁想着措辞,急得头大汗,顾香生终于出声笑道:“于都尉多虑了,我没有越俎代庖的意思,你在邵州带兵数年,那些人对你服气,自然还是由你来带,使君不过与你开个玩笑罢了。” 于蒙停下话头,狐疑地瞅了徐澈一眼,见他低头喝茶,没有表示反对,这才缓缓放下心来,又觉得自己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有点讪讪地奉上:“其实焦娘子的骑,某也是佩服得很,使君扳倒沈氏的手段,更是让人五体投地!” 相形之下,宋暝的话则要显水平许多:“如今沈氏一倒,邵州城内已无恶人当道,不知使君接下来有何打算,蒙使君不弃,下官二人愿效犬马之劳,还请使君示下。” 徐澈微微一笑:“宋兵掾有何高见?” 宋暝早有腹稿,闻言便娓娓道来:“依某之见,邵州城当务之急,有两件事。一是沈氏之死,如何向朝廷代,冼御史回京复命,然而不管他说什么,太后之侄在此横死,她是必然不肯善罢甘休的,届时一纸敕令下来,要求使君免职回京,使君当如何应付,咱们还是得先想个法子,好度过这个难关。” 徐澈颔首:“多谢宋兵掾提点,不过此事我们早有定计,你不必担心。” 宋暝有些讶异,不由看了徐澈和顾香生一眼,见对方面无异,神情平静,想来的确是已经想好办法了。 他在来的路上,原是想好了的:之前他们袖手旁观,虽说两不得罪,但也给人留下滑头的印象,现在徐澈料理了沈南吕一,有余力来找他们算账了,大家要想达成和解,宋暝他们这边光是请罪还不够,起码得拿出诚意来。 宋暝原是想了不少办法,帮徐澈度过沈太后那一关,谁知对方语调轻松,竟就把一桩天大麻烦给解决了? 沈南吕的死已成既定事实,徐澈他们能有什么办法,总不会是抗命造反罢? 他这头心念电转,徐澈已笑道:“宋兵掾不必多想,到时便知,你与于都尉二人,对邵州兵事知之甚详,我倒想请教一番。” “是。”宋暝定了定神,道:“邵州如今有兵员四万,应付平防守是不成问题的,不过若是南平与魏国起战事,只怕,咳,只怕是力有不逮。” 徐澈:“四万兵力,论理比其它州还要多出一些,为何会力有不逮?” 于蒙硬着头皮说了实话:“因为这其中只有五百锐!” 州府按规模有上、中、下州,邵州是上州,兵力自然也比别的州要多,但四万人里只有五百锐,这比例也太夸张了。 徐澈大吃一惊。 顾香生经常跑校场,对府兵战斗力已经有了个大概的了解,闻言倒不算很意外。 徐澈皱眉:“缘何只有五百锐,那其余三万九千五百个人,岂不成了摆设?” “使君,话不是这么说!”事关能力,于蒙不能不为自己辩解:“朝廷发下的钱不够,那些刀剑戟,盔甲弓箭,都不知有多少年没有更新过了,连本应给府兵发的棉衣,也偷工减料,甚至还有在里头夹稻草的,前任刺史只顾着享乐,哪里会想到拿出余钱来发展府兵,只怕吃空饷吃得最厉害的,还得算上他一个!穷子过得拮据,卑职别无它法,只得省了又省,这些年连战马都给卖了,才勉强发了些军饷下去,若非使君到来,今年的俸钱,卑职还不知道上哪儿去淘呢!” 徐澈断断没想到竟是这么个情况,再看顾香生,后者微微点头,表示于蒙所言非虚。 这个烂摊子,实在是太大了! 收拾了沈南吕,收拾了那帮商人,扛过旱灾,却又有军队问题,难怪没有人愿意当邵州刺史,难怪徐澈会被赶鸭子上架,捡了个“大便宜”,要不是有顾香生奉上的那个盐,他这个刺史,现在还不知道今年要给底下的人喝西北风,还是喝东南风呢! 亏得还有于蒙苦苦经营维系,他又不是个狂妄桀骜有反心的人,否则只要一煽动军队哗变,徐澈就更要头疼了。 但有了钱,还不等于能解决一切问题,士兵们的装备能花钱买来,他们的战斗力,意志,却是花钱也买不到的。 于蒙他们上山之前,顾香生那一番话,不仅让徐澈意识到未来可能会有的危机,更让他意识到眼下的紧迫:府兵一定要练起来,有兵在手的人,底气才能足,才能将主动权握在手中,否则照现在这个样子,敌人稍强一点,估计就弃械投降了。 “焦先生如何看?”徐澈转头问顾香生。 他让人称呼顾香生为先生,但当自己喊出来时,却觉得有点好笑和别扭,因为连这个姓氏都是假的。 也不知阿隐何时才能恢复真姓名,他暗暗叹了口气,如此想道。 先前顾香生很少话,一直都在旁边静静倾听,直至此刻徐澈询问,她方道:“这些子,我在城中走了不少地方,也曾仔细寻思过,邵州在南平各州中并不起眼,物产算不上丰饶,百姓也谈不上富裕,唯一的优势,便是毗邻魏国,出入自由,只是以往沈南吕一家独大,自己发财,便不容许别人发财,如今没了沈南吕,官府便大有可为,这便是我要说的,农商并重,商贾多则州府繁华,在邵州奉公守法的经商之人,都应得到官府保护,如此一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到邵州来做买卖,那些无田可种的百姓,也可被商行雇佣,为其干活,等适当时机,再分门别类,课之以税。” 战国以后,历朝历代俱是重农抑商,但这种情形到了北宋,便出现极大的改变,顾香生所在的这个世界,自然已经不能按照原来的朝代更迭来看,但发展脉络基本还是可以借鉴的,如今社会发展的程度,差不多就相当于另一个时空的五代十国,也就是说,商业也已经具备了宋代初期的发展雏形,有了官府的鼓励,民间的发展就会顺利许多。 是以顾香生这些话,并非无的放矢,她也不是第一个这样说的人,时下各国已经有过少远见卓识的官员,提出类似的观点,如徐澈宋暝等人,也已经意识到商业繁荣能够带来的巨大利润。 农业固然是国之重本,但农商并重,也是长治久安的良策。 于蒙不明白:“你说的这些,与兵事又有何关联?” 顾香生:“一事通则百事通,朝廷发不出俸禄这种事情,不会只有一次,以后只怕还会有。” 宋暝点头,竟也赞同她的看法:“不错,唯有自救自立,方能以不变应万变。” 他又问:“不过听您的意思,似乎还有些未竟之语?” 素白指尖沾了茶水,顾香生在桌面上写了三个字:商、武、文。 “商的,方才已经说过了,武者,自然是指邵州兵事。于都尉带兵自有一手,使君无意干涉,军饷方面,朝廷不解决,州府可以解决,包括战马军备等物,只要有钱,一切都好说。” 本以为徐澈要来抢兵权,于蒙还担心了好一阵,此时一听,人家非但不抢,还愿意提供钱财购买军备,他就高兴起来:“使君大人有大量,卑职惭愧啊!” 徐澈笑了一下:“你先不必急着溜须拍马,练兵非一朝一夕能成事,但我不希望再听见四万兵力只有五百锐这种事情了。” 于蒙打了个哈哈:“若是有钱,一切自然都好说!” 顾香生老实不客气道:“依我看,这并不单单是缺钱的问题,前些天,我也没少去校场,其中多少老弱残兵,多少懒惰懈怠者,无须我说,于都尉想必也心中有数。想要练出一支强兵铁军,不仅仅要良的战备,还要有过人的意志与韧,这些东西,我在韶州府兵身上都见得很少,所谓五百锐,骑连我都比不过,谈何上阵杀敌?” 被一个女子这样当众指出弱点,于蒙老脸都红透了,又不好发火,只得闷闷道:“你的箭术连我都比不过,那些人如何能比?” 宋暝忍不住想笑,这还是他头一回听于蒙承认自己不如人。 顾香生:“可我也是一一勤练出来的,我是女子尚且能做到,何况堂堂大丈夫呢?” 即便是在长秋殿闲来无事,她也会让人在殿后小院立个靶子,每就这么练上两个时辰,十几年下来,如此,坚持不懈,方才有这样的成果。 于蒙没话说了。 但顾香生说这些,不是为了炫耀自己或挤兑他:“一人练,只要自己毅力大些,能够坚持下来,总有一样能成事,但百千万人一起练,却不能总指望他们自己能坚持,我观于都尉练兵便甚有章法,只是一人之力,终究有限。你可曾想过将这章法写成要略,挑几个低阶武官先背诵娴,自己训练即便,再如此教授给底下的士兵?又譬如施行赏罚制,将所有人分成几拨,标以固定编制,每回演练时,优先者能得何赏,名次最后者又该如此?” 于蒙眼睛一亮:“这个法子倒是不错,我先前也曾想过,不过那会儿囊中空虚,要罚倒是可以,要赏便拿不出手了,若是使君肯解囊相助,嘿嘿……” 顾香生好笑:“赏什么都可以,不过是个名头罢了,并不是非钱粮不可,为的只是让人知道荣耀辱,知近乎勇,而后方能振作士气,所向披靡。” 于蒙方才也只是开个玩笑,若他真是那种贪图钱财的人,早就跟沈南吕搅和到一块去了,也不至于落魄至此。 听了这话,他便点点头,也有了几分正经严肃:“言之有理,受教了。” 顾香生:“也可定时请几位先生,到军中教授士兵读书习字,总会有人愿意奋发向上的,这些人,以后兴许就是于都尉的助力,你也可以从中进行选拔,那些成里懈怠渎职,只想着享乐安逸的,尽可淘汰了。” 四万人不算多,但如果里面都是战斗力薄弱的,那还不如削减兵员,留些真正有用的。 她这一说,就说了很多,于蒙也是个有想法的,只是苦于以前邵州局面混,没有人重视这些,他总有些怀才不遇的抑郁之,宋暝虽然是好友,但对方是文官出身,于兵事上其实也不是非常擅长,本无人可以沟通。 于蒙没想到第一次在这些话题上谈得尽兴,对方却居然是个女人。 两人越说越多,起先徐澈和宋暝还能两句嘴,但到了后来,他们也只能在旁边干听着,桂花茶换了一壶又一壶,眼看太就要西斜了,顾香生连忙刹住话题。 “于都尉回去之后,得先做两件事,一是清查府兵,有年迈力衰者,身患残疾者,一律不得留在府军中滥竽充数,可给他们些抚恤金,而后遣散归籍。至于新兵员的补入,慢些再说。” 于蒙颔首:“我省得。” 四万兵员是定数,之前没有刺史发话,他不好擅作主张,现在方才体会到上面有人作主的好处,这些事情不需要他心,他只要执行命令,专心练兵就够了,这才是于蒙真正想要的。 “二则是我方才说的,写练兵备要,这不仅有益于训练府兵,还可为以后练兵者提供指引,前有《孙子兵法》与《司马法》,说不定以后于都尉所著,能成就《于公兵略》,那便是青石留名,记于千秋的美事了。” 后面的话虽有玩笑成分,可于蒙还真就被她挑起了这股子雄心,试想人生在世,不是为利,就是为名,谁不愿意自己的名字传千古,被后人称颂?有些人要么是没这份能力,要么是有能力,却没有带兵的机遇,于蒙两者兼具,又不像有的人那样汲汲钻营,倒确实很适合做这件事。 宋暝看了他一眼,只见方才上山时还老大不痛快的人,此时已经是容光焕发,笑容面了,不由暗叹:老于啊,你这是被卖了,还心甘情愿帮人家数钱啊! 那头徐澈道:“方才你说了‘商’与‘武’,那么‘文’又是指什么?” 宋暝虽然慨于蒙的“不争气”,但徐澈提出这个问题之后,他的注意力也被引了过去,想听顾香生能说出什么高见。 ☆、第97章 这时碧霄过来道:“天不早了,如果再不下山,恐怕就要在山上过夜了。” 众人方才惊觉时间飞快,徐澈失笑:“是我忘形了,不如由我做东,一道下山去用个晚饭罢。” 顾香生笑道:“中午才吃了斋菜,现在腹中空空,使君可不能为了省钱请我们吃斋席!” 于蒙也道:“那是,使君请客,我得好好蹭一顿才行!” 徐澈:“那就去城东一处饭庄罢,听说那儿的全鱼宴做得极好,我还没去尝试过。” 宋暝:“使君所说,莫非是城东的姜太公饭庄?” 徐澈:“正是。” 宋暝笑道:“那处地方,我等却是知道的,那东家姓姜,自称姜太公后代,饭庄也有趣,取的正是姜太公钓鱼的典故,那东家说,古有姜太公钓鱼,今有他们姜氏做鱼,做鱼还不止,得做全鱼宴,才算本事,所以他们家的全鱼宴,一共三十六道菜,道道都有鱼,道道都不重复,味道的确是不错的。” 徐澈:“你说得我都垂涎三尺了,那便去尝尝罢。” 就着绚丽的晚霞,一行人下了山,夕铺在山道上,连旁边林木都染上一层橘光,徐澈三人忍不住走走停停,驻足眺望,唯独于蒙丝毫没有那份抒情的心思,嘴里喊着肚子饿,催促他们走快些。 及至他们抵达姜太公饭庄时,天终于完全暗了下来,幸好还赶在宵前的最后一刻回城,否则即便是徐澈他们,要进城也得花费一番工夫。 宋暝于蒙是常客,饭庄的伙计是认得的,听说邵州刺史亲临,便连东家都出来,当着徐澈的面纳头便拜,行了个大礼。 徐澈吓了一跳,自从来到邵州,对他行礼的官绅百姓多了去了,但他还从未见过如此动的,不知道的还当对方有什么冤情呢。 “老丈不必如此多礼,快快请起!”他伸手扶,对方却坚持叩完三个响头,不仅自己叩首,还带了儿孙一并过来,让他们也给刺史行大礼。 “使君有所不知,我这饭庄原先也有些年头了,后来沈氏仗着有前刺史撑,便想来买我这饭庄,说我这儿风水好,我不肯卖,他就找人过来捣,搅得我这生意做不下去,若非您将沈氏打倒,我这饭庄还不定何时才能恢复往的生意呢,这都多亏了您呐!”东家年过五旬,须发皆白,口齿却还十分利,说话也不带歇着的。 “沈氏之死,实由其作恶多端所致,就算不是我在,换了别人当这个刺史,同样也要办他,老丈不必放在心上。”徐澈笑道,看得出他心情极好,话又说回来了,谁不愿当一个万民称颂的父母官呢,只是有些人觉得被百姓惦记,还不如多捞些钱实际,各人追求不同。 而在徐澈看来,便是给他一车子的黄金,也不及眼前这一句真情实意的道谢来得真切。 “话不是这样说,换了哪一任刺史,只怕都是与那沈氏勾结一起,做坏事的份,要么就是胆小怕事,不敢招惹沈氏,像您这样肯为百姓除害的使君,一百年也未必能碰上一个!托使君的福,小人全家上下俱都不尽,难得使君大驾光临,若是您不嫌弃,就由小人来安排这桌饭菜罢,保管几位都吃得顺心。” 徐澈就笑:“那便有劳老丈您了。”DamIngPUMp.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