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冷静下来的领导,虽然有些不解,但也没有打扰李少杰。 从那昂扬的圣歌,再到热烈的 呼。 现在的现场,却 觉到一种令人窒息的凝滞 。 快速的安静,有种很强烈的落差 。 “怎么了?” 就在李少杰不远,负责测试这一次收音效果的一位师傅,在接收到领导无声的表情信号后,凑过来,弱弱的问了一句。 “嗯……” 李少杰抬头看了一眼,又很快低下头去。 效果好吗? 确实很好。 甚至可以说,实在是太令人震撼了。 可是,李少杰却注意到了一个问题。 语言的融合度的问题。 在之前各个国家的单独演出中,使用的是各自语言的翻译。 而在这之前合练的时候,也是注意过语言融合的问题,并且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正。 比如,虽然我们用不同的语言唱同一个段落,但不能有太强烈的割裂。 美声合唱是可以很好的促进这种融合 的,使其从音乐的角度来看,听起来既能有所区分,但不至于有太强烈的参差。 可在正式彩排后却发现,语言融合度的问题不但没有被解决,反而被扩大了。 管弦乐团做的实在是太好了,实在是太整齐了。 所以,不同语言的合唱,似乎显得有点 了。 难道用同种类的语言? 不!那反而违背了初衷。 必须要再一次优化这个语言上的契合度! “合唱团的主唱留下,其他人暂时先结束!” 第555章 独属于音乐家们的仪式 ! 语言这个东西要想韵律统一,无疑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全世界如此多的语系,每一种语系的发音方式,发音部位,舌头位置,共鸣腔……等等,都各不相同。 而这《合唱》 响曲,在谱面的乐理展示上,看在音乐家们眼中,那就好像是…… 一副非常趋近于整体形象的画面。 可画面中,线条与 彩是那么的不同。 不是以细微线条 彩构建的整体 ,而是宏观整体形象就成为一种平衡。 那种大和谐与多元多彩的结合堪称神迹。 在合唱时,任何一点“违和”那都是不可饶恕的。 单一的语言会显得有些空 ,似乎缺少了瑰丽的 彩,可却形成了完整的整体。 数种语言的叠加,虽然多姿多彩,让作品的内涵再次上升一个层级,可对完整的整体或许有一点破坏 。 换一句话说。 这就好像你从耳机听到的音乐,是否是双声道影响极大,而耳机的3d音效,也肯定不如电影院imax院里展现的3d环绕音效来的震撼。 光看作曲本身,其实就是如此。 如果市面上你能听到的,最简单的音乐,是一条一维的线。 那是一个旋律在发展,在重复。 无论多么好听,也只是一条线,多了就会重复,所含的信息量极少。 那么,一些优秀的 行乐曲,在多变的和弦,和声的构建,不同乐器代表的特殊音 增 线条与 彩,随着时间上的变化,空间上,也有所展开。 这就逐渐形成了一幅画,或简陋,或优美,信息量完全不是单条旋律线所能比拟的。 这就是二维的画面。 当来到了严肃音乐的世界中,接触到了大神级的作品后,这个时候,无数声部,多元化音 ,夸张的架构,以及在不同平面上所展现出的变化,再加上严肃音乐更加注重的音响,以及声学效果后,就构建成了一个 致的几何体。 这便是所谓音乐的“立体 ”。 换句话说,就是“层次 ”。 有了层次,自然就立体了起来。 此时的音乐就变成了3d的。 而这种 美的“3d”架构,如果语言上产生了不协调的 觉,就仿佛 致的雕像上出现了 刺,没有经过打磨抛光一般。 这如何能让广大艺术家忍受? “现在如果搞,是不是有点晚了?” 在结束彩排后,会议中,有音乐家有些担心的问了起来。 目前的进展十分不错,如果大规模改变一些内容的话,会十分不稳。 这种不稳,对如此巨大的项目来说,意味着巨大的风险。 “晚了就不搞了?” 李少杰皱了皱眉。 “没有九十八分,更没有九十九分!!” “要么一百分,要么零分!” 遇到了问题,那么对于所有人来说,这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慌 ”。 而有时候,一点慌 就会扩散影响到整个群体。 这就是群体中不可避免的一种问题。 及时掐死这个苗头才是最关键的。 “这样。” 李少杰仔细沉 了片刻,开口道。 “毕竟,歌词是选自席勒的诗词,那么,其他语言翻译的歌词,尽可能的将重音向着德语版本靠齐,如果遇到语言难以协调的地方,可以从德语部分进行改变,必要的时候,可以不讲求语法,断句,或是语言的轻重读音,以和谐为主。” “这……” 众人对视一眼,发现,似乎这样算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比如汉语,非常讲求“断句”。DamIngPump.COM |